李白咏月:返本归真 追寻生命真义(二)

更新: 2021年12月21日
【明慧网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接前文)天宝三年(七四四年)春,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第二次漫游,历时十一年。这一时期,是李白创作最丰富时期。

天宝五年(七四六年),李白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艺术形象多采,表现手法新奇,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最具代表性的诗作。

在这首气象雄阔,天门洞开的巨幅“画作”中,湖中的明月为诗人送行,“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在月夜清光照射下,李白飞渡过明镜一般之镜湖。明月将其身影映照在镜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剡溪。南北朝大诗人、修炼人谢灵运当年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住宿。他穿上谢灵运当年特制木屐,登上谢公曾经攀登之石径——青云梯。其后见海日,闻天鸡,千岩万转,迷花倚石,熊咆龙吟,云青欲雨,水澹生烟。

诗人写到“列缺霹雳,丘峦崩摧”,霹雳之中,“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一个神仙世界突然出现,“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仙之人兮列如麻”!群仙列队迎接诗人到来。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景色壮丽,异彩缤纷!

另外空间的仙境倏忽消失,诗人返回现实空间。诗人梦醒,嗟叹现实的无常,“古来万事东流水”。悠悠万事,皆有因缘,人生无常,然而在梦境中展现那一切,却是无比真实,又令人向往,那不就是古往今来,世人向往的天界景象,那怎么仅仅是虚幻的梦境呢?

从离开长安,到天宝十四年(七五五年)爆发安史之乱,李白一直处于到处游历中,虽漂泊不定,而其志弥坚,以诗明志,挞恶扶正,不惧权贵。

上元三年(七六二年),诗人当时六十一岁,在当涂小住,写下最后一首咏月诗歌。

《九日龙山饮》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九月九日重阳节,李白在龙山(今湖北江陵西北)饮酒,菊花各处盛开,无论诗人去到哪里,都看到朵朵绽放黄花向他微笑。醉里看“风落帽”遗址(龙山上有著名落帽台遗迹),追思古人潇洒;明月下畅饮,观赏月中仙子翩翩起舞。最后以“月留人”收尾,留下一幅诗人与月宫仙子互动之生动画面:诗人沉浸在此脱俗忘尘、月明风高之境;而月宫仙子也用翩翩仙舞来表达惜别不舍之意。

月亮也是李白诗中最常见的意象,他直接或间接写到月亮有三百多首。月兔、嫦娥、桂子是他的常客,他笔下之月亮千姿百态: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有“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有“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有“秋山绿萝中,今夕为谁明”等等,他对月之钟爱也可谓天下无双。

盛世唐朝被公认为中华文化的顶峰,璀璨辉煌,唐朝又是一个诗的国度,儒释道三家思想在文学作品中达到了空前的融合。有表达儒家入世之理、忠君报国的诗句,如“报君黄金台上意”,也不乏毕生钻研佛道之理的诗人,他们被当时人称为“仙宗十友”,这些人有的致力于修身养性,有的一生寻仙访道,寻觅着返璞归真之路,达到更高的生命境界。在“仙宗十友”中的诗作,千百年来传诵最广的无疑是李白的诗篇。在这些诗作中,李白笔下的明月,有如一面彻照世间的镜子,又如打开宇宙、时空的一扇窗户,让后人每每看到月亮,都会想到那些美好的诗句,心中生出光明、希望和感悟,千百年来,人们咏月、赏月,探求天理大道和人生的真谛,渴望回归美好、善良和永恒。

(全文结束)

【主要参照资料】
《千古英雄人物——李白》
《李白诗全集》
明慧网:唐朝诗人李白及其诗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