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歌曲创作的建议

【明慧网二零二零年七月一日】大法同修创作了不少好听的曲子,比如《寻求》和《让生命去感受》等,有一位男声演唱的用吉他作为唯一伴奏乐器的《让生命去感受》真是打动人心。

因时间有限,我就以一个听众的角度直接说出对目前歌曲创作存在问题的一些看法,希望各位作曲、配乐和演唱者能重视并改進,真正的使歌曲能起到强大的救人的作用。

存在问题一:伴奏音乐太响或过于丰富热闹而掩盖了歌声。因为歌曲是放给世人听的,所以歌词必须要非常、非常的清晰,才能让世人能听的懂、听的明明白白才行。现在有很多曲子耗了不少精力做了出来,但是伴奏的音量和人声差不多一样响,这样就等于配乐在和人声抢戏一样,听众就听不清在唱什么。还有我发现有不少歌曲的人声录音技术真的要提高提高,有的采音效果真的不怎么样,就好象话筒离开人挺远距离录下的声音,唱的词听上去真的不清晰,所以效果就大打折扣。所以一定要唱的人靠近话筒唱才行,如果是大合唱的,也必须要有领唱的人靠近话筒唱,必须要清晰、非常清晰才行的。因为这个歌曲不像神韵舞台可以有字幕给大众看,在没有视觉字幕的前提下就一定要歌词咬字清晰、再清晰,并调低背景音乐的音量,而且背景音乐要简洁,一台钢琴或吉他伴奏的效果就非常好,因为我发现有的伴奏采用了很丰富的电子音乐,配乐本身是丰富了,反而会干扰了听众听清楚歌词在唱什么内容。

问题二:电子琴的配乐一点都不好听。有些曲子用电子琴加上电子节奏出来的效果,给我的感觉就是太低端、没档次、一点都不悦耳、甚至有点像广场舞那样嘈杂。所以,这里面如何去调整是需要配乐者考虑的。

问题三:人声的混响效果开的太大,同样影响了收听效果。建议参考一下《婆罗花开》那首曲子由杨建生演唱的效果,就非常好,她没有采用混响效果,同时降低了钢琴伴奏的音量,所以歌词听的非常清晰,效果非常的好。

问题四:歌词不能太过于文绉绉和诗词化,歌词需普通化、大白话才行。我发现有的歌词如果看到,会觉得写的很好,像诗一样,但是一旦唱出来,在没有舞台字幕的前提下,靠耳朵听真的听不清在唱具体什么内容。所以真的务必务必请把歌词写的通俗化,让普通大众能听的懂。如果别人都听不懂、听不清你那些文绉绉的歌词到底是什么意思的时候,这就根本没起到救人的作用嘛。以前白居易写诗后还特地让老婆婆听,能不能听的懂,听不懂就再修改。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救人,那么真的请词作者把歌词写通俗了才行,时间太紧、太紧了,我们有限的时间出来的作品必须要一打一个准,否则真的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问题五:要考虑世人的接受能力。我们做一切事都必须考虑别人能不能接受得了。不要把词写的太高,不要每首歌都把“创世主”加進去,那样就显得太高太高了。大家有救人的愿望,那么你写的词就真的要能打动人心才行,面对世人、救世人的曲子真的不能讲太高了。你写“真善忍”,大家都能接受;你写“大法是通往天堂的路”,大家也能接受,但如果歌词里出现类似的:“你业力大,你罪过大”等等之类听了觉得刺耳、普通人又听不太明白的词句,就好像是你在批评别人一样的感觉,我觉得要在短短几分钟的歌曲内一下子谈那么高深的内容是真的不合适,你说这么写能救了人吗?所以,真的要理智。

问题六:不要带有宗教情结。我记得师父曾说过:人很喜欢搞宗教(大概意思)。现在我发现越来越多的曲子,越来越带有一种类似宗教的情结。有些同修也越来越把大法当作一个宗教那样的对待,作为修炼者而言尊敬师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歌颂师父的曲子当然可以有。但是目前我们的使命是救人,我们应该要把更多的精力、笔墨、思绪用在创作出能够使世人听了心情舒畅、又有启发、又能够真正认同“真善忍”大法的优秀曲子上,而不是一种简单的灌输。

写歌词其实是一种智慧,你比如说《寻求》和《让生命去感受》就写的非常好,非常能打动人心,一下子都说到人心里去了,这样水平的曲子应该要多一些、更多一些!

总之,配乐不需要太呱噪,歌词通俗易懂、歌声不要加过分的混响或没混响同样可以,别人不看词而一听就能懂,有一定的意境又能说到别人心里去,这一定是非常优秀的作品,一定能在当下这个最复杂而时间又非常紧迫的环境下起到救人的巨大作用。

与众同修共勉。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