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才会交付

——从“严师为难”说起

【明慧网二零二五年一月二十二日】《礼记·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众所周知,《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先秦时期孔子的学生们及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者们解说《礼经》和“礼学”的文集。这些文章大多无法确知作者的姓名和身份。

“先秦时期”,狭义的说可指春秋战国时期,即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活跃的时期;广义的说,可统称秦朝以前(公元前221年以前)所有时代,即上古时代和夏商周三代。

《礼记》又称《礼记集说》,全书均以散文形式呈现,内容不仅涉及了周朝的礼乐制度,也重视君子的道德修养和治世理想,其中有名的篇章有〈大学〉、〈中庸〉、〈礼运〉等等。这本集子中的一些篇章颇具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学记》是《礼记》四十九篇章中的一篇,据称是中国古代及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先秦时期,论述礼学的文章很多,经西汉官员(也是学者)戴圣提炼删减,以四十九篇流传于世,即现在我们看到的《礼记》。后汉的后汉马融、卢植考证了诸家的异同,认同戴圣的篇章取舍。唐贞观官撰的《隋书·经籍志》支持了这件事。戴圣一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与叔父戴德潜心钻研《礼》学,成就卓著。史称戴德为“大戴”,戴圣为“小戴”。

“严师为难”这两句的意思,个人理解就是,所有的学习,找到严师最难。老师严格了,所教授的知识和道理才令人尊崇,知识和道理令人尊崇了,人们才知道敬重学习和学问。

为什么找到严师最难呢?因为严师才能出高徒,但身为老师的人,想严格要求学生,首先就要面对自身的人情喜好、父母的舔犊之情和对教学的支持程度、学生的人情、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除此之外,可能还有更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等因素。严师的“严”不是严苛、严肃,而是出于仁慈和惜才的严格要求。

孔子有句名言:“远则疏,近则不逊。”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太远了,人心就会疏远;如果太近了,人心又会产生不敬。这是人之常情,亲子之间、朋友之间、同学同事之间、老板与员工、上级与下级、长辈与晚辈、老师和学生、师父与弟子之间,也都有这个问题,把握好很难,但只有把握好才能长居道中,才是良性关系。

可是,出于人之常情,很多老师看到学生有压力时会感到于心不忍,但出于教学要求,又不能因为自己内心不忍而降低标准,这时就面临难题的“难”了。如果老师在学生为了成长而吃苦的过程中,默默支持,咬牙坚持而不动恻隐之心,懂事的学生会体谅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而不懂事的学生也总是有,特别是自我较强的人,很容易心生不满、甚至怨恨,主动远离老师。久而久之,距离上的疏离还会导致学生与老师离心离德。

上述《学记》这两句话放在原文的上下文中说,可以这样理解:

君子先知道求学有难有易,才能知道其中的美与恶,然后才能举一反三。能举一反三、广征博引了才能去做别人的老师,能做好老师了才能去做长官,所以说,老师是为君主学习治国之道的,故而选择什么人做老师不得不审慎。所有的学习,找到严师最难。老师严格了,所教授的知识和道理才令人尊崇,知识和道理令人尊崇了,人们才知道敬重学习和学问。君主有两种情况可以不把臣子当臣子:第一是臣子代表死者受祭祀的时候,不以臣子对待;第二是对老师,不以臣子相待。大学的宗旨在于继承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完善的境地。所以君王召见这两种人的时候,可以免去君臣见面的礼节,为的就是尊师重道。

人间的师生、君臣尚且如此,何况修炼中的师徒!当然,严师高徒只是最浅层的常人层面的一层理。严师看到的、想到的、承受的、所付出的,即便是高徒也只能理解一部份而已,这是没毕业之前的弟子的必然,因此在古代传统社会里,能摆正自己位置的学生和弟子才能得到真传。

走过了曲折和艰难之后,还能坚信不疑,越来越理智,才是智者的坚信,才是真正的信仰。

作为正法时期的大法修炼者,坚信师父坚信法是基础,是根本保障,而不是认为师父应该怎么度自己,师父做什么还要用自己的观念去衡量衡量,甚至有人听到一些对师父的恶意抱怨、编排,就疑惑了、信了,那还谈什么修炼呢?!唯有坚信师,坚信法,才会得到法的指引,在那条窄、苦却通向光明大圆满的通途上,一修到底,实践来世前对神对师父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