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法
我在抄法时,要求自己用正楷写,字的大小基本一致。抄到《转法轮》一百七十一页,“性命双修的功法,从外观上给人感觉很年轻,看上去这个人和实际年龄相差很大。”[1]我想,原来是我的人的观念在作怪,神会老吗?自己在求“老”,怎么不老呢?性命双修的功法,只要是真修弟子,就会越来越年轻。我的元神很年轻,可能还是个男元神呢。
在抄第一遍时,我经常把“目地”的“地”写成“的”;把“从新”写成“重新”;常把“过年”叫成“春节”等等,受党文化毒害很深。我不断的抄法,不断的清除一切不正的因素,去掉各种执着心,使思想干净多了,真象师父讲的:“天清体透乾坤正 兆劫已过宙宇明”[2]。
现在我干起事来真象个小伙子,一箱打印纸(八包)、一箱光碟(一千个、十个PP袋等)搬运起来不费劲,平时做事都是一个人,有师父的法身帮助,也就不难了。
修炼前我就戴了三百度的老花眼镜,总认为年龄大了理所当然。一次学法,一同修对我说:你不用戴眼镜嘛。是啊,我是真修弟子,我不是常人,不要眼镜。哪个佛、哪个道戴眼镜啊!从此我就不戴眼镜了。建资料点时,小小的笔记本电脑也看的见。抄法时,我写的字与《转法轮》书上的字差不多大,整整齐齐的,越抄越想抄,抄法、背法结合,抄上一句,下一句就出来了,有时两天抄一讲,那种溶于法中的美妙是无法用人间的语言来表达的。
师父就在我身边
没有师父的呵护,我将一事无成。举几个例子:
我经常外出购买耗材、修打印机等,拿很多东西,按常人的理,我一个人是拿不动的,可我总觉的有人帮一样。有时在公交车上,突然下起瓢泼大雨,我求师父:法器不能淋湿,要救人的。并发正念。车开过几站后,大雨就停了。
一次我出去挂真相条幅被俩人构陷,一人守着我,另一人回村叫人。突然,我肚子就痛了,说:我要方便了,不要照(手电)我。我钻進油菜地里。他们叫来好多人,将油菜地里四周围住,还有狗在叫,可他们就是找不见我,说:怪了,她长了翅膀飞了。围了半个小时,他们走了。在师父的呵护下,我安全返回。
我经常到小区楼发放资料,看着紧锁的单元门,就求师父加持,并发正念,对着防盗门喊:给我打开。再一拉,就進去了。多少次都这样。
有一次,一个同修的打印机卡了十几张纸,怎么也拉不出来。叫我去,我用尽了办法也不行。拆机器吧,又太麻烦,忽然想起师父说的:“每个学员身后都有我的法身”[1]。回过头来给师父合十,求师父,并发正念。再一拉,一叠纸拉出来了。
多少次类似的情况都是这样解决的。其实都是师父在做,让我们建立威德。真是太谢谢师父了!
我修炼法轮大法,全家人受益的例子数不胜数,现举两例:
孙女考上重点大学
在同班同学才读完高一的时候,我的孙女却考上了重点大学。这简直是奇迹,因为她的基础太差,又连跳两级,我们都觉的她没有把握,结果她却考上了。我给亲友说:孙女考上重点大学是托大法的福。
孙女四岁时,每天晚上都要我给她念《转法轮》,到她睡觉时,我就用书签夹上,第二天接着念。我做真相资料,除满足同修需要外,自己坚持出去发放。每次孙女都要跟着去,她用包背资料,挨家挨户去放。我们经常到农村去,她也非要去,再远也要去,也不怕狗,亲自去放到人家门口。
可惜她上小学时,回到自己家,没能坚持学下去。但是大法的种子已经深深扎在孙女的心里。她经常看着我做资料、写不干胶、条幅等,就帮着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一次她用自己的五元钱买了一筒红漆,送给我说:拿去写不干胶。有时她还劝同学及家长退出党团队。
孙女为救世人做了一点点好事,却得了大福报。
在专业考试的前几天,我给她看了神韵晚会、神韵艺术团合唱团演唱会等光碟。她在考场上一点都不怕,面试时,家长都在外面看,其他考生唱几句就按下播放机,只有我孙女一个人唱完了。这完全是师父的呵护啊!今年艺考生有两万多人参加考试,上预考线的只有七千多人,她排在一千九百多名。而她只考本省的两所有名大学,这两所公办大学在本省只收二百人左右,她托大法的福,考取了。
恶性肿瘤变良性
六年前,女婿腋下长了一个瘤,没多久越长越大。到华西医科大学医院检查,几位专家会诊的结果是“恶性肿瘤”,最多活半年。这简直是晴天霹雳。
怎么办?我立即下载了明慧网上的相关文章给他看,使他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他及全家人都诚心诚意的念:“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手术经过了四个多小时,割了两斤多瘤下来,肩胛骨也取掉一根。不久,医生再看片子说:“是良性瘤。”简直不可思议!现在女婿一切正常,依然干活养家糊口。要不是慈悲伟大的师父替他承受、要不是他相信“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早就命归黄泉了。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十多年来,我在修炼的路上遇到许多艰难险阻,都是在师父的呵护下,凭着坚信师父、坚信大法、一思一念在法上修、时时想到“我是真修弟子”,才走到了今天。再次叩谢师父!
层次有限,不足之处,请同修批评指正。
注:
[1]李洪志师父著作:《转法轮》
[2]李洪志师父诗词:《洪吟》〈劫后〉
English Version: http://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14/4/11/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