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文化】月到中秋分外明

【明慧网二零零九年十月三日】“月到中秋分外明”、“今夜月明人尽望”,中秋之夜,月在中天,清辉洒向大地万物,此时赏月咏月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人们或登高望月,或推窗赏月,把思念、祝福、问候寄托于明月。古往今来,月亮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有多少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令人动容,有多少关于月亮的诗、词、歌、赋让人传颂。

关于月亮的称呼,在古代也很是不同,根据其不同的形态,就有不同的别称:因初月如钩,月亮又称:银钩、玉钩;因弦月如弓,月亮又称:玉弓、弓月;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月亮又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还有许多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传说月中有兔有蟾,因此月亮又称:玉兔、金蟾;月中有桂树,月亮又称:桂月、桂轮、桂魄;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月亮又称:广寒宫、清虚宫。这些形象、美妙的别称在古诗词中也经常出现:如“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宋•陆游)、“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唐•方干)、“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宋•辛弃疾)。

关于月亮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我国诗歌史上究竟有多少咏月诗作,如同“明月几时有”一般令人难以作答。早在《诗经》中就有“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等诗句。月亮明净澄澈,最能与诗人淳朴的气质、高洁的品性、宽广的胸襟产生共鸣,使山川生色,令河海增辉,描写大自然壮观美景的佳作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八月凉风天气清,万里无云银汉明”(唐•宋之问);描写月亮光明、皎洁的有:“月从海东来,径尺熔银盘,西行到峨眉,玉宇万里宽”(宋•陆游)、“银波千顷照神州,此夕人间别是秋”(明•张绅);描写宁静、和谐、优美意境的有:“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晋•陶渊明)、“月出惊山鸟,时鸣深山中”(唐•王维)、“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唐•白居易),诗人们描绘出一幅幅清丽无尘的水墨画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把人们带进深邃而美妙的艺术境界,诗词字字玑珠,他们本身其人也如皎皎明月,使人们渴望追求美好和光明。

中秋节在我国历史悠久,“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人们举行“祭月”仪式。到了唐朝,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在宋朝以后更为盛行,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因此时秋高气爽,月象圆满,既圆且亮,人们举行“秋分夕月(祭拜月神)”活动,表现对神的敬奉和对上天的感恩。唐代曹松在《中秋对月》中写道:“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宋代高观国在《齐天乐》中写道:“素景中分,冰盘正溢,何啻婵娟千里”;唐代贤相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展现出一种明月升起,光照天涯的阔大境界。既体现了诗人旷达博大的襟怀,又反映出盛唐时期人们关爱着他人,亦被他人所关爱;祈福着他人,亦被他人所祈福的和谐景象。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一轮明月有着怎样广袤深邃的意境?这里写出诗人对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无限的深层思索,油然升起对宇宙和永恒的探求和向往。岁月如流,光阴易逝,在沧桑百转的轮回中,人们是否依然坚守着本性的纯真和善良?在“月光如水水如天”的中秋之夜,面对一轮皓月,人们是否对宇宙与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此时又凝聚了多少美好的期待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