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你的文章,促使我写出这篇心得。和你一样的是身边有一个修炼状态不佳的同修A,不一样的是,A不是小弟子,而是老年弟子。
我们都知道一个修炼的人所遇到的任何事都不是偶然的,身边发生的一件小事都可能是对我们心性的过关考验,或可能是师父对我们的点化,当然也有邪恶钻空子的干扰。那么身边有一个这样情况的同修也不是偶然的,一定与我们的修炼有关。在帮助同修A走回修炼路的过程中,发现每当我看到她的不足时,回头找自己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相同的不足,只是成度或针对的事情不同。比如看到她主意识不强时,向内找发现自己在发正念、炼功时经常溜号;看到她固执、自以为是、说一不二时,向内找发现自己在某时某件事情上也是这样,当我注意改正后,她也不那样了,等等。意识到这点后,我就注意修自己,我想不能因为我修不好,而延长她的修炼状态的改变。
我也和其他同修交流如何帮助同修A,同修们几乎每次都说我太执着她。我觉的开始时是有亲情的执着,但自从意识到后就在去这个执着,应该已经没有了。但交流时同修仍说我执着,我很困惑:我也不想执着,但她总有状况出现,又不能不管。一时陷在具体事情中不知应该如何做才是不执着,觉的这个分寸不好把握。直到最近同修A要放弃修炼,而且很坚决,我越劝她越极端,整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没有回旋余地。我难过了好几天,不管怎么说其中有我没做好的因素在里面,不断向内找,并在心里跟师父说我决不放弃她,我相信师父相信法的威力。在后来的一天我突然明白了执着与不执着、管与不管之间的关系,在现有层次我悟到:就这件事而言不执着她就是不被她的表现所带动,她修也好、不修也好,我都不动心,但这不是说放弃她不管,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区别就是不动心。悟到这一点的同时,我感受到了内心的轻松,难过的心没有了,真的可以做到不被她带动了。我明白那些极端的话不是她说的,我不能被那些话障碍住,就当她没说过一样,慢慢与她交流,她好象也忘记曾讲过的那些话。现在同修A有了一些转变,下一步还有我要修要做的事。
在与同修A共同修炼的过程中,感受良多,有做的好的地方,也有做的不好、甚至做错的时候。开始的时候,每当看到她在过关时都悟不到,就事事给她讲,这是过关,应该怎样做,后来发现几个月下来她仍是这个状态,就想她已经入门了,我也不能总是替她修,该让她自己修了,结果很快她就掉下去几乎不能修了。再从新改变方式,对于要影响她修炼的原则问题就告诉她,一些将来她提高了自己能悟到的就暂时不说,平时注意抓住时机给她讲修炼方面的事,这样做效果还不错。但发现每当她对修炼的认识有了一点提高,有了想要好好修的念头时,就会过一个大关,就象最近这次其实就是一个关没过好,就要放弃修炼。
过去看《精進要旨》觉的有些经文是师父写给辅导员的,与自己好象关系不大,最近再一次看才发觉自己有的时候没有按照师父的要求做。比如对她自己还没意识到、暂时还不理解的事,觉的道理也给她讲了,而且对她修炼有好处,就会强迫她去改,结果屡教屡犯,至今也没改。在耐心的魔炼方面也比较突出,同样的问题过一段时间再遇到时她又忘记了,需要从新讲一遍,有的问题是四遍、五遍的讲,如果是掉下去了重修,那么所有的问题几乎要重来一遍,有时真的觉的忍耐力已到了极限。后来想到师父在国内传法时,两年多的时间里,办了五十多期讲法班,也就是师父同样的话讲了五十多遍。师父在解答问题时,同样的问题也是多次讲解,连记忆力不太好的同修A在刚开始学法时都常说:这本书和前一本书有的内容是重复的。每当想到这些,就觉的自己遇到的这点魔难不算什么,一切魔难都是铺路,是扩大心的容量。
同修告诉我要多鼓励她、表扬她,增强她修炼的信心,这点我做的也不好,因为她修好的方面看不到了,能看到的大部份是她的不足,这是今后要注意的。几年来,也曾几次对她的状态感到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甚至失去信心要放弃她,每当这时就会有同修跟我说不能放弃,并鼓励我。而我一想到师父几次讲到不想落下一个弟子,想到师父的付出,就使我坚定了决不放弃这一念。同修A几次过病业关,有一次甚至是生死关,都过的比较好,当时对我来说也是一大关,几乎要过不去,在这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师父在帮我、在管她,并为了鼓励她,让她看到了一朵正在开放的白色莲花,在她卧床不起时,给她看师父的法像,她说师父在对她笑。写到这里我意识到,其实不管她状态怎样,我都没有放弃的权力。
对于孩子不看不听真相,我有一个建议,在家中放大法音乐,我们都知道大法音乐在救世人中所起的作用。我曾给一个不接受真相的常人听《普度》,她觉的好听,说这是“仙乐”。其他同修也有给不愿听真相的家人放大法音乐,家人也都说好听,没有不接受的。还可以象讲故事一样给他讲一些学生因明白真相默念“法轮大法好”而考试成绩超常的事,这类事例在明慧报道中有很多,当然这样做的基点是为了让他接受真相。还得注意去掉着急的心,着急会使事与愿违,一点一滴用心做,在做的过程中你也会想出办法来的。
在此也希望有与我们类似经历的同修把自己的修炼心得写出来,大家互相借鉴,可以少走弯路。层次有限,不当处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