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师父的讲法的内涵近来有一些体悟:我从事三十多年的美术教育,印象派、抽象派等丑陋的形象充满了绘画界同时在课堂上又讲授给学生。什么是好的作品?不知道。作画时仅凭激情追求笔墨情趣,只讲色光技巧表达作者的情感,对于传统的写实认为古板。98年得法后在修炼中逐步认识到平时认为好的作品,其实很多是变异的东西。对于激情绘画为什么不好,很长时间搞不清楚。随着修炼逐步深入,情也是要修去的东西。激情越强越是魔性的表现,越容易被魔利用。在作画时我开始抑制自己的情绪,以平和理智的心态作画,既有大气又能细致、耐心的刻画。在讲授作品时,课本上宣扬毕加索、梵高等人物的作品,我给予批驳后讲授给学生,几十年在课堂上讲不明白的东西,是大法点醒了我,使我讲明白了,学生历来听不懂的《艺术欣赏课》乱哄哄的课堂成为了安静的、学生们喜欢的课。
在同化宇宙特性真、善、忍的修炼中,我的绘画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因为道德思想水准提高了,作画时,在另外空间看是纯净的。因为高境界的思想都是高境界的物质构成的,是纯净的、而作品也是美好的,使人感受到作品的内涵,从中受益。仅从作画的内容来看画什么?以前常搞写生画人物,现在我不愿意画人物(常人)。画他们时看到在头顶上飘着一缕缕的象烧柴一样黑色条状的物质,当然是黑色物质(业力)了,使我浑身发疼难受,当然这样的画挂在那里对人都是有害的。
画天国世界的景象:如:画飞天,画天女散花,在做画过程中,心里感到轻松愉快,有时似乎感觉自己就是在另外空间里作画。而且心里一直在微笑着(不是有意的)。
在实际修炼中心性不断升华,法理明白的越多,越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你能够创作出好东西来,是因为你人好,或者做什么好事。反过来讲,神看你人好才给你智慧,才让你创作出东西来”(摘自《二零零五年旧金山法会讲法》)。
在被非法关押期间,我和同修对《洪吟二》〈梅〉体悟交流,我想画梅花以互相鼓励共同精進。但不知如何表现。当我抱轮时眼前呈现出粉红色、白色的梅花各种姿态,竞相开放。
几年邪恶的迫害中,我几乎没有拿过国画、油画笔,家里人说:几年你都没有拿过笔,你还会画啥?我拿起了画笔,从下午3点到8点,完成了五幅国画写意牡丹,而且大家还说画的好。
现在课本的作品仍然如故,梵高、毕加索,这些旧势力安排的人在毁灭人类的艺术,处处可见,连孩子们画的大都是魔性的东西。看到这些,我知道我们责任重大,有待大法弟子创作出好的作品留给世人,否定旧势力安排,救度众生。这是我们搞绘画的大法弟子的责任,同时用大法归正自己,洗去被变异文化所污染的东西。
讲真相救世人体现在否定旧势力对儿童在绘画方面的毒害。现在社会上的儿童绘画教育,无根据的乱写乱画,所谓的开发学生智力、想象能力,不進行道德教育。基本形体都不会画又能想象什么?这种教育从小就是往变异的绘画路上引导。
我已退休,有人找我辅导学生,我萌生了办家教想法间接的讲真相。来的学生有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们刚来时在一起作画,不时发生矛盾,自己的东西不想让别人用,骂人,不吃苦等劣习逐渐表现出来。我就让他们默念: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并且给他们讲只有做好人,你的画才会画好,只有刻苦用心才能掌握绘画基本功。我开始训练孩子们的欣赏能力和绘画基本功,当然没有教材,我边教边自己摸索着编写教材,让孩子们写生画静物。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在变化,一连二个小时不休息还主动帮助别人,骂人几乎听不到了,争强好胜得到了改善,谦虚诚实得到了发扬。孩子们的画一张张展现出来,亲人同学争着要,有过路人还要买呢?孩子们提高了心性,不要一分钱把心爱的画送给别人。孩子们用纯真的心画出纯真的画,画中散发着纯真祥和的能量。同时也感染着周围的人,我又向家长们讲真相,当他们明白真相后退出恶党。
面对考美术学校的大法弟子的孩子小同修,功课紧时间少放松了自己,不学法,有的几乎放弃了修炼,贪玩。当他们找到我,让我辅导他们绘画时,我们進行了切磋,我说:“放松是旧势力安排的,不让你学法,不让你做三件事,把你拽下来最后毁掉你,因为旧势力的安排就是毁灭众生。不承认它,发正念清除它,首先学好法,大法会开启智慧,学好法一点不影响你的学习成绩,反而更好。”我举了我修炼中的例子和体悟到的法理,鼓励他们抄法并发给他们抄法本。现在小同修已经抄完一遍《转法轮》了。在短短的绘画训练中,小同修進步很大,仅几张习作的变化就令人吃惊。
小同修的家人大多也都是修炼人,在子女考学问题上反映出许多常人心和观念:让孩子一定考上这个学校,一定考上那个学校。作为修炼人,如果都按照修炼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放下所有常人心,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家长给予帮助,至于上哪所学校,其实师父在《转法轮》中讲的很清楚了,作为修炼人,一切是由师父安排的。
以上是我在绘画方面修炼中的一点体悟。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当然都与我有关,如何在法上认识这些问题,同时修去自己不好的心和变异的观念,这是我要走的路和过的关。不当之处,望同修慈悲指出。谢谢!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7/8/3/88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