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文化】不慕权位 受誉知辞

【明慧网二零零七年五月九日】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桓荣被任命为议郎,教授太子读书。桓荣博学敦厚,光武帝对他十分满意。

桓荣此时年已六十,从前他在九江自办学校,招收的弟子有几百人。他的弟子何汤被提拔为虎贲中郎将,正是由于何汤的推荐,光武帝才征召桓荣的。何汤在老师入朝第一天便提醒他说:“治学和为官是截然不同的。治学讲究严谨、认真,而为官却在乎通融、应变,老师有此机遇,当不可太固执了。”

桓荣一声未吭,何汤又说:“皇上虽为明君,却也喜欢奉承喜言,太子更不可得罪,老师不要对他过于严厉。”

桓荣听他说完,不高兴的说:“你为我的弟子,难道还不了解为师吗?为师一生治学,最爱君子之道,本无意为官。今见天下大治,天子圣明,这才应召的。你为官不久,竟学会了官场的权术谄媚之道,还以此教我,我真为你感到痛惜啊。”

桓荣于是辞官,光武帝却不批准,和桓荣交谈数次之后,光武帝连连称赞他说:“你说的太好了,得到你,是国家的大幸,只是太晚了些。”

他当即任命桓荣为博士,不料桓荣却坚决推辞,口说:“臣无德无能,陛下一时心喜,就任我官职,未免失之草率。若论学问,臣不及同学郎中彭闳、扬州从事皋弘,陛下还是重用他们比较合适。”

光武帝感慨说道:“读书人虽口不言利,言不好名,然而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你是个难得的君子,自我谦虚不说,还能荐举别人,不慕权位。”于是坚持让他担任博士之职,还提拔彭闳、皋弘做了议郎。

彭、皋二人向桓荣致谢,桓荣却不让他们進自己家的门,他派人传话说:“天子圣明,才会重用你们,与我何干呢?要谢,你们当谢皇上,勤于政事,为国尽忠,这才是你们该做的。”

一次,光武帝到太学视察,正赶上各位博士在争论不休,不少人争的面红耳赤,嘴里滔滔不绝,惟有桓荣言辞温和,也少有不敬之色。光武帝对随从自己的官员说:“有理有敬,这才是儒士本色,只有桓荣做到了。”

光武帝几次要提升桓荣的官职,桓荣都辞谢说:“陛下垂爱于臣,是臣的万分荣幸。臣于国并无大功,若贪誉而受,必让陛下遭人非议,说陛下任人不公。这样陛下有嫌,而臣亦难堪了。”

太子经学有成,学业精進,桓荣喜在心头,却要求辞去太子师傅的职位。他几次上书光武帝:“臣蒙陛下厚爱,有幸教导太子,今日太子凭其聪慧,经义皆通,臣理当辞归。”

有人劝他不该请辞,且说:“为太子之师,此乃荣耀之本,他日太子登基,其荣更不可估量。他人求之不来,你何以轻轻弃之?”

桓荣回答道:“似你多思,我又何以能任太子之师呢?正因此职荣宠,我才不敢恋据。”

太子刘庄后来即位,为汉明帝。汉明帝深敬桓荣,“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汉明帝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他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

桓荣去世时,汉明帝亲自穿起孝服,为其送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