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约 |
整场晚会分为四大部份:神话传说、民族舞蹈和故事、歌唱、西方艺术—竖琴,芭蕾和铜管乐演奏。并邀请由五十位演奏员组成的天音乐团为晚会的歌舞节目作现场伴奏。
第一部份:再现神话传说,探寻生命意义
晚会以大型歌舞“誓约”开场。“誓约”展现了众神得知主佛要下世救度众生,即和主佛签约,愿助师正法的神圣场面,表现了众神能和主佛签约的神圣和使命感。
人世轮回,仙女早已是遥远的记忆。莲花艺术团舞蹈“飞天”再现了天国世界中飞天的美丽纯净,悠然自在。
与“誓约”遥相呼应,下半场以大型歌舞“归位”拉开帷幕。天网恢恢,神目如电,一名法轮功修炼者为了坚持自己的信仰“真善忍”被迫害致死,但她的生命得到了升华,回归了自己的天国世界,受到了众神的恭贺和众生的感谢。害人者在地狱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造像”表现的是一个敬仰神佛的石匠毕生在敦煌佛洞中雕刻神像,苦思中入睡,似梦非梦间神像活了过来,佛打手印,仙女起舞,天庭散花,给予他启示。他醒后灵感泉涌而至,挥锤继续创作。
第二部份:民族舞蹈清纯柔美,民族故事荡气回肠
中华民族一朝一代,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故事。“满族舞”带来了美丽的满族格格们,他们头戴“大拉翅”头饰,脚踩特有的“花盆鞋”,悠悠起舞,端庄娴淑。
热情的蒙古人最喜以奶茶接待客人,“顶碗”表现了美丽的蒙古少女头顶小碗,翩翩起舞。舞姿欢快优美,令人陶醉。而“雪山白莲”展现了藏族少女白莲般的圣洁高雅。
“扇子舞”是中国民间舞蹈的一大特色,轻盈的舞姿配合欢快的节奏,是人民纯朴的感情和生活的结晶。一位西人感叹道:“我不知道这些舞蹈者是怎么能把这些扇子舞的这么好。”
“精忠报国”讲述的是华夏子民人人熟知的宋朝故事:岳母刺字。金兵入侵,万民疾苦,岳飞应召入伍抗敌,临行前岳母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不忘母亲的教诲,率领岳家军向金国进行了大规模反击。岳飞一片丹心,智勇双全,是中国历史上仁、义、礼、智、信的典范。
第三部份:优美歌声,绕梁三日
姜敏、白雪、和关贵敏,三位著名高音演唱家出演了晚会。姜敏以《春天来了》和《得度》倾倒四方来宾;白雪献上了两首歌《找真相》和《歌唱真善忍》,热情洋溢的歌声感染了全场观众;“中国高音之王”关贵敏以《我是谁》和《回归颂》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优美的歌声和旋律,内涵丰富的歌词,这一切让人久久回味。
白雪的《找真相》歌词有诗意,歌中唱道:天地两茫茫,世人向何方,迷中不知路,指南有真相;贫富都一样,大难无处藏,网开有一面,快快找真相。《歌唱真善忍》是欢快的圆舞曲节奏,声音甜而不腻,丰满而富有感染力。从健康快乐、道德高尚的体验唱到歌者对真善忍的信念。
关贵敏的《回归颂》,描绘了自己曾经迷失的感觉和心灵的疲惫,直到看到真相,看到大法,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他用明亮的歌喉表达了他了解人生的意义之后的感动和信心。在《我是谁》中,关贵敏把自己修炼法轮功中,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使命,借歌声传达给听众。他嘹亮的歌喉博得全场观众的喝彩。
第四部份:西方经典,倾倒四方
此次晚会的一大特色就是中西方文化交融,水乳相合,给观众送上一场文化盛宴。十二岁少女董晴雅两首竖琴演奏,清音疑是天上来。芭蕾舞“胡桃夹子”片段以灵巧的双人舞结合无瑕的音乐,情景如梦如幻。著名的“帝国铜管五重奏”特别为圣诞晚会组和编写了脍炙人口的圣诞歌曲,和观众遥相呼应,台上台下打成一片。
鼓韵悠悠,气节高昂,声势隆隆,震撼环宇。“圣诞晚会”在气势庞大的“鼓韵”声中成功的结束了第一场的演出,留给观众震撼人心的感动。
百老汇彼康剧院大厅,舞狮迎宾,节日气氛浓厚。 |
观众掌声如潮 赞叹不已
两千六百个座位几乎爆满,热情的观众对每个节目都给以很大的赞许,掌声如潮,一浪高过一浪。人们满面笑容,好评连连:“太棒了”,“我喜欢每一个节目”,“音乐,舞蹈,天幕,服装,一切都太美了” ……。晚会以高水准的表演,成功的多文化交融赢得了观众的心。
四方贺信 恭祝新唐人首届圣诞晚会成功上演
约九位纽约州参议员、州众议员、与市议员颁发褒奖和贺信给新唐人,赞许新唐人的努力,对社区的贡献,预祝圣诞晚会成功上演。
美国MSNBC电视台著名女主播瑞塔•考斯比(Rita Cosby)向新唐人晚会表示祝贺。瑞塔在贺辞中说:“四年来,新唐人电视台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大舞台,使华人和西方人深深受益,他们难以置信的精彩的晚会已经成为纽约家庭庆祝新年的第一选择,所以不要错过今年在无线电城的表演。”
《富爸爸•穷爸爸》作者罗伯特•清崎以他在地产业的成功,更以他的书籍《富爸爸•穷爸爸》而闻名;他向广大民众推荐首届新唐人圣诞晚会 :“我很高兴听说有这个圣诞晚会。这看起来象是一个很不错的演出。你可以通过三种简单的方式购票,包括拨打新唐人晚会售票热线。你可以买票去看晚会,并拥有一个愉快的圣诞和农历新年。祝你有个愉快的夜晚。大家请快买票吧!”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6/12/22/81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