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理学家王阳明训示儿子正宪说:现在人的病痛,大多是因为傲。千罪百恶,都是从傲上来的。傲则自视甚高,自以为是,不肯屈就于人。象的不仁,丹朱的不肖,都只是因一个“傲”字,便结果了一生。你们为学,先要除此病根,这样才能有进步。傲字,反之则为谦,“谦”字便是对症之药。不但是外貌卑逊,须发自内心的恭敬,撙节退让,常见自己的不足,真正能虚心接受别人。尧舜之圣,只是谦到至诚处,便是允恭克让、温恭允塞。你们要勉之!”
《谦》卦还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意思是说,君子应该自甘卑下,克己养谦,以“谦”来约束自己。《史记·乐书》中也说“君子以谦退为礼”。由此可见,谦虚是君子必须具备的美德。
一个人能谦虚,懂得谦虚,便更知道“日新又新”的重要;不但学问要求进步,做人做事交友等等,样样都要求进步。所有种种的好处,都从谦虚上得来,所以称为谦德。
谦虚乃是发于心而行于外,不是靠做样子做出来的。并不是出于礼貌,而是出于内心的真实感情。知道自己的不足,因此才甘为人下,并且从别人的长处中学习有益的东西,从而使自己更加完善。
孔子曾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谦虚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谦虚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