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次我在家里发正念,光是清理自己就花了45分钟,当我单手立掌的时候,感到邪恶真的是什么也不是,未来世界众生无限美好。
2、上午我在路上发正念,似乎有点累了,自己倒困起来。我又强打精神欲灭另外空间的邪恶。这时我忽然想起为什么不从最微观处想呢,修好的一面应放射着更纯正的光焰。这样一想,马上那种难受、瞌睡的感觉就没了。我认识到:当我的真念一动时,什么都解决了。大道至简至易。当磨难来时,再去应战是认识上的被动,其实就拿出大法弟子的样子来,一个不动就制万动:包括病业,我都不承认,邪恶毒害我,我只管坚定我的大法修炼之路,“无善无恶出了极”(《洪吟(二)- 无》)。那一切都不过是幻象。神佛只看作过眼烟云。
3、我在电脑跟前时,我找个能盘坐的椅子,这样经常炼腿,并且,抓紧一切小空当学法,电脑上网速度不快,那我就利用还没显屏的空当学经文和《转法轮》,也能学不少。比如我今天学《读〈疾风劲草〉》时就流泪了,切实感到吃的苦和走的路都是为了这个法,多不易啊。
4、我感到讲真象跟自己调动状态有关,有时学法以后不想多说话,那我就调整心态,放下自我,放下自我,在网上遇到各式各样的人,给我留的人心就为救度世人讲真象啊。真的也是一种云游四海。遇到真的不是很想讲时(真假要分辨,须知,世人是配大法弟子去救度的,有时,说着说着对方的人心被我们给收伏了,我们也就不那么难受了),我就发消息给对方。我感到是神心做人事,那么人事也会有突破。在各方面都要有進步,看到不足,做的更好才对得起众生。
5、同修有矛盾时,我感到这一切不算什么,生命那么幸福,为什么要自找苦吃呢,心的容量再大一点,什么是关呢,是随心而化的。静,什么也不想。神会相互之间过不去么?退一步海阔天空。怨恨,不平,怕不被理解,都在情中;你的方式,我的方式,层次不同,生命特点不同,没有任何观点,不在其中,哪里来的矛盾?更高标准看自己,什么提高心性,其实连这个概念都没有。就是回归嘛。我就走回归这条路。我就是这个选择么。人中有一句话,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6、修炼也有几年了,发现有些同修有意无意的疏忽了,从而容许人心的存在。而这部分就算是留着修炼的也不是归位时要带走的,所以应该修啊。就是说,以为大家在法上理解不足而都在做就是自己跟上正法進程了,这种想法其实是很常人化的,把修炼与干活的表现混为一谈了。
大道无形,打个比方说,修炼不是常人聚餐(以为吃大锅饭呢,孰不见做饭的功友累的倒在地板上睡觉,人家本来是打真象电话的,结果为了给大家做饭,很多时候时间白白流逝了。说真的,手头的活儿使人觉得好像一天有时忙的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大家又没有很好的计划,那种群众性显得突出,效率不高),动辄就围成圈子坐那很久谈论,好多时候我看是大家都有人心,停留在某种共识里大谈特谈。其实苦吃的不够,我是指修心之苦。主要这方面多一些吧,“自我”老在那儿放着,不觉得修炼的紧迫。
我体会到,修炼人的小组、群体不是每个人就可以从众的定心丸,而是一思一念、一举一动都要从法中来。真的是要多学法,多学法。很多时候不妨问问自己:如果就我一个人,我做不做,我底气足不足。我看同修在一起,很大的一个目地就是去人心、去人心,没有比这个更严肃的了。不只是劳教所普遍存在着人心重的问题,外面也一样,相同见解的怀着人心低声谈论人事,那真是给天上献丑啊,顺应自己的人心,不去吃苦修去非自己,把严肃的正法修炼当作是工作,或时而松懈,很多的因素都是众生不能得度的重要原因。
在现在这个时期,师父鼓励我们,但我们作为修炼中的人,不能为自己歌功颂德。不破楼兰终不还,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我是说那个意思。比方说,在我们行走大街小巷时,有无漏掉有缘人,有无做的无私无我的到位,有无这一天下来无憾的对得起众生,神路上勇猛精進啊。我尊敬的同修们。
7、师父在2004年3月26日的《修改》一文中的教导已经由明慧网发表给全世界大法学员了,我看了周围同门大多数没改完甚至干脆没改。还是觉得自己特殊的那颗心在哪儿,认为自己就可以放一放。忙了就不改,神是这样的吗?过去修炼的人会这样怠慢自己师父的要求吗?勇猛精進真的不是说给别人听的啊。我想,我们都要抽时间改字,听话,师尊在上,我们不能一思一念背离,偏离法。
8、我自己曾在大陆看守所,洗脑班,两个劳教所呆过整整38个月,出来不很久,很多东西都在学习中。看到外面的学员,真的要把营救同门当作很牵心的事来做,那颗慈悲心可不是做事做出来的,是修出来的,责任太大了,用心修炼吧,否则,面对那么多冤狱酷刑,变得麻木和有怕心,众生如何指望我们,师父又怎样的在为我们操心、吃苦、受罪?我想强调:是神心做人事。否则,三件事变成走过场,心不真正认识正法修炼的神圣和严肃,那是假修!是“油条”!怎么说呢,就是修炼中那种深沉博大的爱是不封顶的。
此文若有偏颇之处,望海内外同门弟子不吝赐教。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4/9/10/5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