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来客的恐惧感使许多其它美国公司也玩相同的游戏,但Yahoo!对此特别有兴趣。中国所有的聊天室和论坛都有一个“大妈”,即检查员队伍的负责人,他们实时删除政治上不正确的评论。Yahoo!用不同的方式处理。如果在讨论中你敲入,“在中国,我们应该有全国性的多党竞选!!”没人会回复你的评论。为什么呢?他显现在你的屏幕上,但只有你和Yahoo!的“大妈”能真正看到你的思想罪行。在拦截到它和防止了它的传输以后,Yahoo!“大妈”极其谨慎地生成一封友好的电子邮件,建议你冷却你的修辞──一种新时代的尊重自尊的审查制度。
前Yahoo!代表还承认,在中国Yahoo!中查寻词组“台湾独立”不会有任何结果,因为Yahoo!禁止对一些关键字的查询,例如“法轮功”和“中国民主。”如果搜索“大参考”——一个主要的持不同政见者的国外站点,你将得到唯一的链接——一个政府大肆批判它的站点。Yahoo!怎么会制定了这些政策呢?他回复说:“这是一项预警措施。国家信息部负责监管和落实,我们服从。这种游戏将确保他们不抱怨。”出于同样的逻辑,当Yahoo!拒绝了美国之音购买广告空间的企图时,他们只不过是帮助互联网在中国顺畅地工作。这位前Yahoo!代表这样为这种审查制度辩护:“我们不是内容生产者,而是一个媒介,一个有选择性的媒介。”但这是一个重要的媒介。中国政府利用它从事反对台湾、西藏和美国的政治运动。当然互联网在中国的最大的承诺应该是它是自由自在的、没有选择性的。Yahoo!代表又说:“你得调整。限制如潮水一样,这只是个临时问题。这是正常的。”
但在中国,“正常”的可能会变成一种胁迫行为。当中国当局下令微软交出它的软件的基础原代码──编译密码的钥匙──作为在中国做生意的代价,微软选择了战斗,带领美国、日本和欧洲商会组成了以北京为基础的、史无前例的联合。由于害怕在科技上被落下,中国当局放弃了他们的要求。理论上讲,中国对互联网的欲望应该给来此架线的资本家们一些相应的筹码。然而,筹码似乎依然全部在政府那边,因为西方公司为自己的利益在报价上互相残杀。通过支持国有新华通讯社的一支--中国互联网公司,美国在线(AOL)、网景(Netscape Communications)和升阳(Sun Microsystems)都帮助政府宣传。
为不被击败,加拿大互联网巨人Sparkice炫耀地宣布在它的网站上,只有政府认可的新闻。根据中国新闻报导,北方电讯(Nortel)提供了声音和闭路照相机识别系统的软件──公安部已经对这项技术进行了很好的应用。美国在线正在悄悄地权衡着:如果公安部要求通报持不同政见者的信息,自己该如何做?明显地,“正确”的决定可以加速批准美国在线(AOL)在中国提供互联网服务,并且美国在线还有可能得到一个在中国电视市场上的立足点。实际上在10月底,美国在线与一个中国电视台签署了一项标志性协议。比较小的美国公司和比较小的国家都嗅到了血腥味。他们与中国官员一起,主导了中国互联网安全展览会。中国电信正在考虑购买一种叫做iCognito的软件,它是一家以色列公司开发的称作“智能内容确认”的软件。这种软件陪同你上网,据说它可以进行实时检查。它是被用来过滤“赌博、购物、找工作、色情、股价查询或其它非商业资料”的,但中国买家的第一个问题必然是:“它能阻止法轮功吗?”
在美国遭受了恐怖分子袭击后,在北京和美国企业间的一些幕后交易得到了新的重视。据蓝得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James Mulvenon透露,美国网络安全公司(Network Associates)通过向中国公安部捐赠300个活计算机病毒从而进入中国市场。美国使馆已经监测到了picture.exe病毒,它驻留在用户的计算机中,静悄悄地以把密码寄发到中国的方法来破坏被广泛使用的加密软件“绝好隐私”(PGP)。去年8月臭名远扬的红色蠕虫代码的一些想法来自于中国,看上去比业余水平的恶作剧要高明一些。但中国军事报告中关于超限战的论述明确地主张在危机期间使用病毒攻击来削弱美国通信和财政系统。美国也许在将来会受到一次精密的计算机病毒的拜访。而这些病毒来自于Network Associates公司提供的病毒的变种。(待续)
(节选自《Who Lost China's Internet? Without U.S. assistance, it will remain a tool of the Beijing government, not a force for democracy.》,The Weekly Standard, 02/25/2002, Volume 007, Issue 23。)
(英文版:https://www.clearwisdom.net/emh/articles/2002/4/25/21308.html)
English Version: http://www.clearwisdom.net/emh/articles/2002/4/25/21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