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历史时刻 发正念铲除不应再存在的邪恶之首

【明慧网2002年4月17日】回顾正法路上,大法弟子纷纷从人中走出来,坚决抵制迫害,向各国政府和人民揭露邪恶,讲清真相,呼唤正义。师父在多个场合都肯定了大法弟子的护法行动。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也由于自身对法理的片面理解,不能时时意识到我们肩上担负的助师正法、救度众生的神圣使命,还有常人的执著不愿放弃以致不能彻底地走出人的思想框框,导致在一些正法史上的关键时刻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大法弟子整体的威力,“无意中你们造成了许多很难挽回的损失。”(《走向圆满》)

师父很少指出我们具体哪个方面做得不好,这需要我们大法弟子站在正法的角度清醒地分析领悟,去掉不纯的观念和思想业力。在这个难得的关键的历史时刻,我们悟到,如果我们能够在整体上做好,真正摆正大法弟子与正法的关系,持续坚定地发出强大的正念,邪恶之首必将会被彻底地打入地狱,我们将彻底地打破旧势力的安排,有希望尽早地灭净三界内的邪恶,在正法开始淘汰不可救药的邪恶生命之前,开创一个和平的时间间隙,让世人有机会在和平公正的环境下听到大法的真相,从而救度更多无辜的生命。

从和一些学员的交谈中或学员写的文章中,我看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有这样一个错误观念,认为正法之势与邪恶之首被彻底铲除一定是同时到来,如果我们“过早”地发正念将邪恶之首彻底铲除,那么那些被谎言蒙蔽的无辜世人就再也没有被救度的机会了。这一观念造成的后果是发正念不够坚决,在铲除邪恶得不可救不可要的生命时有所保留,从而使得邪恶生命得以苟延残喘,更加疯狂地迫害大法弟子和毒害更多的世人。这种想法恰恰是旧势力强加给大法弟子的,旧势力认为它们的“考验”应该持续到最后一步,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检验”大法弟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它们“安排”了人世一切的一切,甚至于大法弟子每个人的一思一念。

然而师父是完全不承认它们的任何“安排”的,正法中是对它们全盘否定的。大法不需要谁来“考验”,任何生命也不配。世人是无辜的,大法弟子也绝不应该被迫害。正法之势的到来时刻不是由旧势力来决定的,也不是由大法弟子来决定的,而是由师父全局掌控,这个过程在所有不同时间体系大穹空间的全部完成有一定的时间延迟,因为整个宇宙都一处不落地在正法,师父要最大限度地救度众生。在正法之势到来之前,任何生命都还有机会,因为“迷”还没有破,世人对我们的讲真相只要能听进去,从而树立起对大法的正念,那他们就有救了。

既然讲清真相、救度众生是大法弟子在这期间的唯一使命,既然世人本来就不应该被毒害,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应该有一个和平公正的讲真相环境呢?那样不是有更多的世人被救度吗?

人间邪恶之首离开它的老巢北京,于4月8日到22日对包括德国在内的五国进行访问。为此,海外同修于2002年4月13日在明慧网上发出了同步持续整点发正念活动的通知,呼吁海内外大法弟子“在江泽民回到北京老巢之前将继续全天整点发正念清除邪恶”。

4月8日起,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就不断加强发正念,看到同修在明慧网的“在江泽民回到北京老巢之前将继续全天整点发正念清除邪恶”倡议后,我们更意识到机会难得,开始持续整点发正念。与此同时,汇聚在德国的大法弟子在环境严峻、困难重重,甚至在睡眠很少的情况下持续坚定地护法,夜以继日地发出强大正念,使邪恶在人间的总败类只要一听到“法轮功”,一看到穿黄衣服的人都胆颤心惊,另外空间的邪恶势力被大量销毁,使得它虚弱得连上车都需要人搀扶。德国上空天神大战激烈空前。

在这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邪恶在不断试图破坏我们的正念正觉,其主要表现形式诸如:让大法弟子开始忙于他事,总是错过发正念的时间;一天上十遍的发正念,有的学员觉得腰酸腿疼、精神不易集中,再到发正念的时间就产生了畏难情绪;有的学员甚至认为持续整点发正念很难做到,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干脆不再参与;就是从德国回来的学员有的也很快淡忘了现场的真实感,放松了发正念。如此种种。

师父在新书《北美巡回讲法》中明确指出:“如果你们对着那个邪恶之首近距离发正念的话,邪恶的维护补充不上,它就会气绝。因为它人的东西什么都没有了,这张皮完全被那邪恶生命支撑着。发正念就是在消除它们。如果那个补充跟不上,它就会身亡。”有的同修却问,那我们也近距离发正念了,怎么没看见它气绝呢?这就象我们都知道的,我们是性命双修的功法,到了一定程度身体会全部转化成高能量物质,你说我怎么看自己身体还没达到透明状态呢?炼功到底起不起作用呢?我们想,这里也有个悟性和正信的问题。

现在那个邪恶之首离开了它的老巢,保护它的邪恶力量已经是空前消弱,这正是历史给我们开创的时刻,用纯净的慈悲正念坚决铲除支撑总败类的一切邪恶势力,包括所有拼命往邪恶之首身上附体的已经变异得不可救药的魔,为救度众生而开创和平便利的讲真相环境已经是全体大法弟子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神圣使命。历史的机缘失不再来。

(英文版:https://www.clearwisdom.net/emh/articles/2002/4/18/21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