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正面全景 | 广场后面全景 | 广场左面一角 |
向联合国工作人员讲真相 | 广场右面一景 | 向带队教授讲真相 |
集体炼功 | |
呼吁停止迫害 | 发正念 |
3月22日日,日内瓦联合国广场报导:
「停止屠杀!救援在中国受迫害的修炼者」,这是700多名法轮功修炼者在日内瓦联合国广场举行限期绝食请愿的目的。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呼吁国际社会向北京施加压力,停止这场镇压。
自昨天上午九点开始的绝食请愿,今天进入第二天。早几天的天气预报都是一周有雨。但自从20日的游行开始,法轮功弟子们强大的正念之场就一扫阴霾,使日内瓦出现了难得的好天气。继昨天的晴空万里后,今天的天气凉爽宜人,更使绝食一天后的法轮功弟子们感到温馨。
从世界各地远道而来的700多名法轮功弟子与昨天一样在广场上静静地打着横幅、或炼功、或学法、或发正念。祥和强大的正念之场在影响着日内瓦,每个弟子都在这个整体中提高、升华着。他们中有81岁的、从来没出过国的老大妈;有牙牙学语不满周岁的孩子;有专程从澳洲赶来的母女俩,她们的亲人──孩子的父亲被中国江泽民政权迫害致死,如今只有怀抱亲人的骨灰盒来这里请愿;他们中还有坐着轮椅的瑞典学员;还有刚从中国监狱被释放出来的饱经酷刑折磨的加拿大学员……
不论是一个碰巧经过这里的路人,还是一个休息时间到外面来散心的联合国官员,都会被大法弟子们的真诚慈悲之心打动。这个整体之场是那样的坚强、有力,又是那样的祥和慈悲,此处无声胜有声。但作为个体的法轮功学员,心里又在想什么呢?让我们走近他们,听听他们的心声。
台湾学员:我们一共来了200多名学员。此行结束后会有100多名学员去希腊洪法。我觉得走出来就是在证实法。当听到绝食的建议后,觉得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考验。这是向联合国及世界人民表达我们的一个心愿,让他们知道中国江泽民政府对法轮功的迫害。
澳洲学员A:我在听到绝食建议后,在当天晚上就开始绝食了。我们的场很祥和强大,大家是个整体。心性达到标准后,一切都很自然。我们在联合国前用这种方式声援大陆同修是很有历史意义的。
澳洲学员B:我这几天都在发资料给行人,公共汽车站的乘客以及联合国出来的工作人员,大多数人都很乐意接受我们的资料。晚上与其它地区来的学员交流,感受很大,对自己的促进也很大,觉得自己做得太差了,浪费了很多时间,应该赶紧跟上来。
丹麦学员:一直在发资料。有一次刚把一份资料给一位妇女,她就在车里说“法轮功好”。有一个人的车在中间车道,他老远就喊“给我一份”。我觉得绝食很好,身体很轻。以前饿一顿都不行,现在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反而觉得精神好极了。别看我们只是在这坐着,谁知道在另外空间是什么样子呢?修炼到这个时候了,为了大法,什么都是可以放弃的。我们有5个丹麦学员是开车来的,开了22个多小时,而且只有一个司机,他只休息了一刻钟,在路上遇到高速公路堵车,我们绕小道过来的。
苏格兰学员:我们每年都来这里,但中国都逃脱了对它的人权谴责。今年连议案都没有了,但它对人权的迫害却在加剧,越来越糟。从常人角度来看,限期绝食是符合常人状态的。我觉得联合国广场这儿的绝食是主战场,其它国家的绝食是配合这个主战场的,意义是很大的。目的就是要让各国政府、世人了解中国江泽民政权对大法的迫害,引起他们的关注,从而制止这场迫害。
德国学员:我在中国时真能感觉到压抑,我们没有说话的地方和机会。我2001年1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上看升旗,亲眼看到警察殴打法轮功学员,我的眼泪掉下来了,心里很伤心、很苦,感觉什么也帮不了他们。出国后,我感觉到应尽量为大法做事,让国外的政府和人民了解国内的迫害,尽量帮助国内学员减少压力。这是我出来后第一次绝食,很好。我们用和平的方式告诉人们真相是最好的。我打横幅虽然很累,但想到中国学员在监狱里“蹲小号”,不能吃、不能喝,我觉得我的这点累不算什么。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帮助国内的学员减轻压力。
美国学员A:只要能尽快制止中国的这场迫害,做什么都行。希望全世界善良的人们起来支持法轮功。联合国应该主持正义,不能因为经济上的原因就不顾道义和人权。应该在这次联合国人权大会上谴责江泽民迫害法轮功是违反人权的。对善良人民的迫害是全世界人民都不能容忍的。
美国弟子B:早就想来日内瓦了,但因为身份问题,今年是第一次来。功友觉得我年纪大(81岁了),总是要照顾我。我跟他们说不需要。我觉得自己身体很好,没有年老力衰的感觉。我75岁时才开始修炼大法,太晚了,在常人中生活时间长,常人心多。我要加紧学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正法中来。昨天晚上没赶上半夜两点的集体发正念,心里很难过。虽然后来自己发了正念,但还是觉得没参加集体发正念的那个场。今后要严格要求自己。
(英文版:https://www.clearwisdom.net/emh/articles/2002/3/24/20215.html)
English Version: http://www.clearwisdom.net/emh/articles/2002/3/24/20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