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大西北的北京人”的回音
2月16日,本报《钟鼓楼》“读者来信’版刊登《热爱大西北的北京人,您在哪儿?》的来信,表扬了一位不留姓名的北京人,将8万元钱捐给了兰州化学公司化工研究院,用于大西北的科研建设。
来信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
记者打长途电话与兰化研究院取得了联系。从院方传真过来的“热心人”的汇款单上看,没留下汇款人姓名和地址。……
看来线索断了。这时记者又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人生热线”获悉,这位“热心人”还给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捐了10万元。……
本报记者给廊坊分院打电话,副院长武法斌回忆说,那天捐款人乘一辆出租车,转了半天找到该院,将将10万元钱交给院领导。掏信时,无意中人书包里还掉落几张5手一张的公共汽车票。捐款人对院领导说,他从报纸、电视和资料中看到我国石油工业起步艰难,发展不易,这儿的科研单位比城市条件艰苦,自己生活中钱够花就行了,将出国挣的钱捐给石油科研部门。快中午了,他说单位工作很忙,要赶回去。院领导要和地一起照像,他谢绝了,再三问他姓名,他不愿说。院领导留他吃饭,他说来不及了,就急急忙忙走了。
几天后,他又寄去一封信。廊坊分院将信转给北京电台,我们一对笔迹,这封信与“热心人”寄给兰化研究院的信果然出自一个人之手。该院领导谈的捐款人的特征,与邮局收汇员谈的完全相同。看来“热爱祖国的炎黄子孙”与“热爱大西北的北京人”确是一人。
他究竟是谁呢?
我们正寻找时,“热心人”有回音了。原来,他看到报道后知道新闻单位在寻找他。为了给关注他的读者和听众一个答复,便给北京电台写了封信。我们从兰化研究院方面得知,他还和陈国祥院长通了一次电话,详谈了他当时的想法。现在我们了解到“热心人”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是5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在科研单位只讲奉献,不求索取,他们这种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使他从小受到深刻教育。1987年大学毕业后“热心人”在研究所工作,而后出国留学,之后决定回国报效祖国。
他说自己也曾对钱看得很重,出国是为了将来日子更好过些。他在信中写道:“ 其实在我刚参加工作后一段时间里对金钱、物质的追求也是很强烈的,也走了一段坎坷之路。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肯定是一件好事。但跟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把对金钱、物质的追求当做自己唯一的生活目标,好象什么都看透了,只有钱和利才是实实在在的,物欲的满足似乎永远没有止境。相反一些传统的美德、勤俭节约、勤劳奉献、大公无私反而成了一些人笑话的事情。”
“与很多人一样,改革开放搞活后,我的思想触动也是很大的。我也曾思考:人究竟应该为了什么活着?只是物质生活更好,还是应有其它追求?”
在谈到思想转变过程时,他在信中提起了通过老师李洪志对他的帮助教育,使他对人生的意义、人的追求及怎样对待失与得、道德观、心性修养等有了新的理解,才决定去做些捐献。
现在他还没有买车,因为“养车很花钱的”。他说:“从自己的收入来讲,一部分用于满足基本消费已足够了,而另外部分如果去追求物质享乐会永远没有够,而且很可能自己会被这些物欲所缠,所累乃至吞噬。”
谈到为何选择兰化研究院作为捐款对象,他说:“我去过大西北,了解那里朴实的民风,兰化研究院的困难和一些知识分子放弃大都市生活,把自己献给了大西北科研事业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捐款只是为了表达我对他们的敬意。如果我有更多的钱,我会支持更多的掌位。如果我是一个学生,只有一分钱,我就会尽一分钱的力。”
兰化研究院党委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院中人人皆知此事,特别是对中青年知识分子触动很大。大家表示要以此为动力,安心大西北,踏踏实实做事,正正直直做人,为建设大西北做出更大贡献,绝不会让那位“热心人”失望。
遗憾的是,我们至今无法披露“热心人”的姓名。因为他在信里说:“当时我没留名字,现在、将来也不会留。做这件事时我心里非常平静,也希望继续保持目前这种宁静的心态。”
------------------------------------
你们好!
…… 两年多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本书,书的名字叫《转法轮》。书的作者是李洪志老师。当我如饥似渴地读完这本书以后……许多问题似乎都一下子找到了答案。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也是不为过的。李老师在这本书里讲述了这个宇宙的根本大法。“真、善、忍”他是衡量好坏人及一切事物、道德水准的唯一标准,人只有按这个标准要求自己,去掉自己不好的东西,才能顺应历史的发展、反朴归真,而违背这个标准去做就会越走越远,直至被历史淘汰!
两年多的学习使我认清了许多真理…… 随信寄去《转法轮》一本,希望你们也读一读,之后你门会了解我的变化过程!
一位热爱大西北的北京人